感恩今次踏足以色列,能實地看到沙漠真的變為肥田,成為綠洲,親眼目睹《以賽亞書》預言的應驗:「將來雅各要扎根,以色列要發芽開花;他們的果實必充滿世界。」(賽27:6);「等到聖靈從上澆灌我們,曠野就變為肥田,肥田看如樹林。」(賽32:15);「我要在淨光的高處開江河,在谷中開泉源;我要使沙漠變為水池,使乾地變為湧泉。我要在曠野種上香柏樹、皂莢樹、番石榴樹,和野橄欖樹。我在沙漠要把松樹、杉樹,並黃楊樹一同栽植。」(賽41:18-19)
以色列面積約2.2萬平方公里,百分之七十的土地都屬沙漠或曠野,年雨量平均僅400毫米,水源除了降雨外,只有來自加利利湖和地下水,缺乏水資源,他們究竟如何解決水的問題,令沙漠變為肥田呢?
離開市區,途徑沙漠或曠野,在旅遊車上常常隱約看到路旁或田野邊緣上都有一條一條深色的水管,原來這些水管內有特別設計的塑膠片,讓水一滴一滴按時流出,直接送到植物的根部,能節省水資源最少35%至50%。以色列工程師Simcha Blass和他的兒子Yeshayahu於1959年發明「滴灌科技」(Dripp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改革農業灌溉和施肥技術,節省大量水資源,大大促進以色列現代農業的大躍進。
以色列滴灌技術被公認為目前效果最好的節水灌溉技術,他們的農業灌溉用水多年維持約13億立方米,2016年時的農業用地約5,320平方公里(佔土地面積24.6%)、耕地面積約29.7公頃(佔土地面積約13.7%)。根據以色列中央統計局(Central Bureau of Statistics)的數據顯示,以色列2018年的農業總生產值約305億以色列貨幣新錫克爾(New Shekel)ILS(按2019年11月1日兌換率,100 ILS可換美金USD 28.4)。以色列人不斷致力開發新技術,突破種種自然環境的限制,例如在沙漠四十度的高溫下,竟能用電腦自動化的溫室科技,種植色彩繽紛的蔬果及花卉,佔總人口不到3%的農民不僅供應全國所需,還大量出口歐美,成為「歐洲廚房」。
以色列的滴灌科技、完全智能化灌溉控制系統、自動化溫室、塑料薄膜、蟲災防控、大數據科學、無人機和田間傳感器等先進精密農業水資源的理念、管理和技術,成為當今世界的先驅和典範。通過這些技術的輸出,每年為國家帶來龐大的收入,以色列2018年的高科技出口佔製成品的百分比22.8%;國內生產總值由1960年約26億美元增至2018年的3,700億美元。內地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也引進有關技術,邀請以色列派技術員到山東、陝西和雲南等地指導農業種植。
以色列目前有三個輸送水資源的管線,各以紅色、藍色和綠色區分。藍色管路輸送可以生飲的自來水,紅色管路輸送海水淡化水,綠色則輸送農業用的灌溉水源。經由精確的水輸送系統,以色列三分之二的廢水回收再用,經淨化後,可用於灌溉,同時大幅擴充植被的面積。現時,全世界的平均灌溉效率只有50%,但以色列卻達到90%。高效率的水資源管理,讓以色列的農業及人口持續增長,帶動經濟起飛。現在全球水資源日漸匱乏,只有約3%的水是潔淨的,以色列有公司正研究收集大氣中的水分子,經技術處理,獲取大量的飲用水,一千瓦能量約生產四公升飲用水,這或可解決地球缺乏乾淨水源的危機。
以色列復國後,面對戰爭、土壤貧瘠、缺水、自然資源缺乏等挑戰,開國總統魏茨曼(Chaim Azriel Weizmann)說:「只要給我們一碗水,一顆種子,這個民族就能生存!」;首任總理本古里昂(Ben Gurion)按國家需要,擬定增加人口、隨時備戰、提高土地產值、人民高增值和持續發展五大管治方向,帶領國家勇往直前,上下一心,致力發展科技,運用各種智慧,解決人民生活所需,以有限的水資源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成就曠野變為肥田的神蹟,並與世界各國分享成功的經驗和心得。
這次旅程在沙漠和曠野地帶,沿途見到不少棕櫚樹林、溫室和開墾的農地;我們在以色列的日子不多,但差不多每一頓飯,都可品嚐新鮮、色彩繽紛、種類繁多的蔬菜、水果和堅果等食物,深深體驗以色列「曠野變為肥田」的成果,親身見證《以賽亞書》的預言真的已經應驗了!「我要……開江河……開泉源……我要使沙漠變為水池,使乾地變為湧泉。我要在曠野種……我在沙漠……栽植。好叫人看見、知道、思想、明白;這是耶和華的手所做的,是以色列的聖者所造的。」(賽41:18-20),這一切都讓我們認識守約施慈愛的神,一直保守祂的百姓,賜他們面對逆境的智慧和毅力,白白的恩典臨到祂的選民以色列人外,也透過他們祝福了世界。
請尊重版權,請勿自行下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