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很多家長千方百計,希望子女贏在起跑線。來到以色列,當然最好要了解一下主耶穌人生的起點是怎樣的。
伯利恆(Bethlehem)意即糧倉,最初名「以法他」(Ephrath是豐滿,結滿果子之意)。伯利恆位於耶路撒冷以南約8公里。雅各的妻子拉結在這裡下葬(創35:16-19、48:7);路得曾在東面的山谷拾麥穗(得2:4);這裡也是大衛出生和受膏之地,主耶穌降生的地方。
有關彌賽亞的預言,先知彌迦曾預言伯利恆雖然「在猶大諸城中為小」,但將來必出一位「根源從亙古,從太初就有」,在以色列中作掌權的(彌5:2);天使加百列向馬利亞報佳音時也提到她「要懷孕生子,可以給祂起名叫耶穌。祂要為大,稱為至高者的兒子,主神要把祂祖大衛的位給祂。祂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遠;祂的國也沒有窮盡。」(路1:30-33),可見主的來頭一點不簡單。
伯利恆主要有兩個景點,包括牧人堂(Field of Shepherd)和主誕堂(Church of the Nativity)。前者相傳是天使向牧羊人報喜訊的地方,後者位於伯利恆馬槽廣場,據說是主耶穌降生之處,由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海倫娜皇后(Helena)所建,是當今世上最古老的教堂之一。由於經歷很多戰亂和破壞,經年滲水,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12年列為瀕危世界遺產,現在分別由東正教、亞美尼亞教和天主教管理。
主誕堂入口高度僅約1公尺,稱「謙卑之門」,據說人們低頭彎腰進入,表示對主耶穌恭敬;另一個說法,是奧圖曼時期的基督徒為阻止伊斯蘭教徒騎馬入內破壞,所以用石塊將大型的拱門入口封成窄門。
進入主誕堂後,首先見到的是希臘東正教堂,沿右方樓梯便可下達相傳是主降生的洞穴,在大理石地以銀色十四角大衛之星標示位置,上有拉丁文,左面不遠處有一個很小的長方形間格,據說是當年馬槽所在之處。很多遊客都上前俯身摸一摸地上的十四角大衛之星,也有親吻、合什、叩首,甚至喃喃禱告,感動流淚的。我很好奇,也嘗試摸一摸,只覺滿手冰涼,帶點濕氣。
二千多年前,約瑟帶妻子回伯利恆報名上册,剛巧馬利亞的產期到了,客店沒有地方,主耶穌便在馬廄降生,用布包著,臥在馬槽裡(路2:4-7)。這原是馬匹生活起居的地方,進食、睡覺、排泄,全都在這裡,不用說衛生條件,連生產的床也沒有,何況是嬰兒床呢?主耶穌的人生起點竟然就是馬槽(盛載馬糧的容器)和包裹祂的布!
不如看看主的成長吧!拿撒勒(Nazareth)是祂成長的地方(太2:19-23;路2:39),這是以色列北部一個小村莊,名不經傳,連拿但業也曾說:「拿撒勒還能出甚麼好的嗎?」(約1:46)。主雖然常被稱為「拿撒勒人耶穌」,但他在家鄉的會堂講道,卻遭同鄉拒絕,被攆出城,甚至差不多被推下山崖,所以有「沒有先知在自己家鄉被人悦納」的慨嘆(路4:24)。
總的來說,主耶穌出身草根階層,父親是木匠,自小在小村莊成長,是一個「村童」,可是,當他十二歲上耶路撒冷守逾越節的時候,竟可獨自留在當地三天,坐在聖殿的教師中間,「一面聽,一面問,凡聽見祂的,都希奇祂的聰明和祂的應對。」(路2:46-47)聖經描述主成長的篇幅不多,例如「孩子漸漸長大,強大起來,充滿智慧,又有神的恩在祂身上。」(路2:40)「耶穌的智慧和身量(身量或作年紀),並神和人喜愛祂的心,都一齊增長。」(路2:52)不知道大家在人生起跑線外,可以在主耶穌成長的歷程中找到一些重要的要素沒有?
請尊重版權,請勿自行下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