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的重要
有兩件事情非常重要,一是禱告,二是默想。主最要我們敬拜祂、珍貴祂、愛祂,與祂情愛交流,這是高峰和目的。然而,默想的過程是核心的。除非聖靈大大臨在,主大大顯現,以致你整個人被吸引,心靈提升。
我初信時,可以說經歷了主很多次顯現;我那時不大懂與祂親近,不大懂怎樣默想,但因為祂挨近我,我心靈深深感受祂那份愛和同在,厲害地被吸引。可是,如果我們不是在這種情況之下,又該怎麼跟聖靈配合,以致能深深經歷神呢?
請緊記,禱告和默想同樣重要,但許多基督徒不明白這兩方面,禱告生活已成問題,還加上不大會默想,這樣,人生可以有多榮耀呢?這些在追求的道路上都是核心的事情。如果你懂得怎樣默想,心靈立刻可以扭轉,馬上可以有不同的經歷。
默想幫助我們享受屬靈的豐富
大家都喜歡吃大餐吧!默想就是幫助我們心靈享受「大餐」。心靈不管多麼低沉,都可以扭轉;心靈若已經在一個好的狀態,則可以變化、提升,並且得著各方面供應。
默想不是難事。我在此分享一些較實用的重點。
默想可以說是一條橋,走過之後,就能享受屬靈的豐富;默想也可以說是一個不能缺少的過程,能讓你達到美好的目的地。
比方說,要身體好,就算有最健康美味的食物,也需要有進食、消化、吸收的過程,這些過程不能少。默想就是心靈在「進食」,是個過程,好讓心靈能夠消化、吸收真理,以致被影響。
聖靈很厲害臨在時,好像不需要這過程,也能夠享受主的同在,也深深感受主的愛,整個人被吸引。這種情況,雖然我們好像不是主動配合,但其實是因為主的工作很快速,厲害影響我們的心靈,使我們整個心思被吸引,比在任何情況下更集中。此時,已經有著默想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在想著主那些最寶貴的話,而且我們的靈也經歷主的同在和供應。
我們從默想進入這種狀態,也是如此,不是只靠頭腦去想,而是要神開我們心靈眼睛,有祂特別的同在。祂使我們深深感受祂的愛,使我們真知道;這些就是我們進入默想時,聖靈所作的工。可是,我們還沒有進入這種狀態時,我們自己要做些什麼呢?我們默想的過程中,並非沒有聖靈工作,因為神一直與我們同在。我們這樣默想,會經歷祂更厲害的吸引,使我們的心靈有更強感受。
主的顯現和我們的配合
「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約十四21)
當我們聽主話,祂應許我們顯現。我有很多這方面的經歷。在經歷主顯現時,真會有自己的思想,但不是只在思想,而是看得很清楚,因為有祂的靈同在和顯現。
「顯現」的意思是讓你看得更清楚;不單看見,還深深感受主的愛和同在。這種情況已經達到默想最厲害的地步。雖然主能夠作這樣的工,但祂也給我們自由,一般情況下,我們需要配合。我們願意配合,就是愛祂。如果只有第一種情況,我們才是很愛主,一旦沒有了祂那種感動、作工,我們就向祂沒有什麼反應,不太理會祂,這樣並不足夠。每天生活,很重要是主動跟聖靈配合。
有兩件事情,是我們要做的,就是禱告和默想。這是在屬靈生命追求上跟神配合的重點。為什麼我那麼重視你們操練「甜美日程」呢?操練「甜美日程」,幫助我們在還沒有下床時,已經開始向主禱告,不管是祈求、讚美、敬拜。另外,我建議大家一出門,就向天舉手,向父、主、聖靈說:「我愛祢!我愛祢!我愛祢!」向神歡呼是禱告,向神唱歌也是禱告。但除了禱告,還要默想。懂得默想,定會有享受,而且並不困難。
從潔凈的食物看默想的重要
「耶和華對摩西、亞倫說:『你們曉諭以色列人說,在地上一切走獸中可吃的乃是這些。』」(利十一1-2)
阿爸很愛我們,利未記第十一章教導我們怎樣選擇食物。這章聖經很簡單,卻把海陸空生物中可以吃的都指示了以色列人,是全世界最厲害的動物分類學。「一切」就是包括全世界所有生物。神告訴摩西,叫他教導以色列人這種分類法,在世界任何角落都適用。從這一點已經證明聖經是神的話,祂知道世上所有動物,祂很簡單指出一兩個特點。人根據這些特點,就可以分辨哪些動物可以吃,哪些不能吃。就算小孩也懂得如何分辨。
「凡蹄分兩瓣、倒嚼的走獸,你們都可以吃。」(利十一3)
哪些走獸可以吃呢?很簡單,只要符合兩個條件:(1)蹄分兩瓣;(2)倒嚼。
「蹄分兩瓣」就好像女士穿上高跟鞋,一踩在地上留下兩個印;也就是說,當你看到動物走在地上,如果牠的腳印是分開兩部分,就是「蹄分兩瓣」。狗有沒有蹄分兩瓣呢?狗連蹄也沒有,當然談不上「蹄分兩瓣」了,所以狗是不潔淨的。狗吃什麼食物呢?廣東俗語說「餓狗搶屎」。所以,考慮那種動物是否可以吃,首先看看牠是否蹄分兩瓣,但還有一個條件就是倒嚼。
「倒嚼」就是動物把食物吃進肚子裡,再吐出來咀嚼一次,再吃下去,牛就是這樣。神很好,有些動物較柔弱,所以牠們吃東西時,先快快把東西吃到肚子裡。到達較安全的地方,才安安寧寧地把肚子裡面的食物反芻,慢慢再咀嚼。這種動物比較潔淨。
聖經上這些話有屬靈意思,教導我們要過聖潔生活。「蹄分兩瓣」是個「分別」的記號,表明過分別為聖的生活。如果世人做什麼,我們也做什麼。別人看電視,看世界盃至三更半夜。這樣,我們的「蹄」就沒分兩瓣了。我們要從世界分別出來,聖經也叫我們不要效法這世界,要懂得分辨好壞。
水裡的生物,有鱗有翅的就可以吃。龍蝦沒有翅,是不潔淨的。試想,摩西在中東長大,怎能知道全世界動物的情況呢?但這裡說,不管任何地方,只要是水裡的生物,凡是沒有鱗和翅的,就特別「危險」;有鱗有翅的,可以放心去吃。
「凡有翅膀用四足爬行的物,你們都當以為可憎。只是有翅膀用四足爬行的物中,有足有腿,在地上蹦跳的,你們還可以吃。其中有蝗蟲、螞蚱、蟋蟀與其類;蚱蜢與其類;這些你們都可以吃。」(利十一20-22)
別以為所有昆蟲都不能吃,聖經說只要能夠跳的昆蟲,就是潔淨的;那些只會爬的,就不能吃。蟑螂不能吃,因為牠不會跳。你看過蒼蠅會跳嗎?所以絕不可吃。
神為什麼說會蹦跳的昆蟲就可以吃呢?屬靈方面,會蹦跳代表人渴望天上的事。現在全世界很多人都像爬蟲一樣,只顧抓住地上的事物。狗要望天較為困難,要牠舉手也困難。很明顯,神創造我們能夠抬頭、舉手,就是要我們常常望天、舉手。神創造人的結構,就是要人常常望天,思念天上的事,珍貴天上的主。但是,世界上太多人活不出神創造他們應有的樣式,只像爬行的昆蟲,整天生活只以地上的事為念,抓住地上的事情。我信主前也是這樣,只顧下棋!
晝夜思想與反覆思想
詩篇第一篇所說的有福的人不但「蹄分兩瓣」,而且是「倒嚼」的。首先,他有「三不」:「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詩一1)他不隨波逐流,但只有這方面還不夠,因為這只是消極的。要做個聖潔的人,不能夠單單消極地不做一些事情。
保羅的追求也不是單單丟棄萬事,他要得著基督,要得著最寶貴的,很正面(腓三8)。我們應該熱愛生命,是最正面的。詩篇第一篇那有福的人,不單說「不」,還「晝夜思想」,也就是默想。耶穌的母親馬利亞也一樣,聖經兩次說她「反覆思想」(路一29、二19)。神揀選她,基督藉著她降生,因她有特別之處。當然,羅馬天主教把她高舉為聖母是錯的,但她也確實寶貴,因為她懂得反覆思想,這就是「倒嚼」的意思。
默想非常重要,不是只聽見真理,卻沒有反覆思想,沒有享受,沒有被真理影響,沒有消化和吸收,只是「水過鴨背,過眼即忘」,就像雅各說:「只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因為聽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對著鏡子看自己本來的面目,看見,走後,隨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雅一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