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第十五章20節,很寶貴,主來到地上指示父,也用這個比喻來指示父,浪子怎樣呢?「於是起來,往他父親那裡去(就算他離開之前,我相信他經歷過父愛,他有些記憶)。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跑去抱著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不是等他的兒子先認錯,反而他沒有機會認錯太多)。兒子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他未說,父親已經抱著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路十五20-21)
詩歌:路十五22-24, 32b
詞:余光昭 曲:Felix Mendelssohn
父親卻吩咐僕人說:「把那上好的袍子
快拿出來給他穿,快拿出來給他穿;
把戒指戴在他指頭上;把鞋穿在他腳上;
把那肥牛犢牽來宰了,我們可以吃喝快樂;
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
他們就快樂起來,他們就快樂起來。
「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
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歡喜快樂。」
我們真的需要阿爸叫我們快樂,祂說:「理當歡喜快樂!」阿爸要人與祂分享快樂,是祂開party,音樂、歌唱、作樂、跳舞,都是阿爸發起,祂最投入,祂最快樂!就算你很理性,祂說:理當啊!理當歡喜快樂!既然有這段聖經,你要看得更清楚──理當歡喜快樂!「失而又得」:是付上那麼大代價而得。
我過去講過一個故事,我們是多重屬主,大約是:有個人造了一隻小船,卻沖走了,漂到遠方。他用錢買回來,且更珍貴它。今天,我們是祂的創造,按照祂的形象造,是最榮耀的創造。但我們自己犯罪,虧缺了神的榮耀,我們失去了神的榮耀,我們也失落了。所以,主來尋找、拯救、找回失落的人。祂是Son of Man(人子),祂來found the lost(尋找失喪的)。祂也是好牧人,主講的第一個比喻,牧羊人找回那隻迷失的羊,當然祂都經過難處。我有一首歌〈萬重山〉,講到主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得回我們,祂付出那麼厲害!我們本身屬於祂,因祂按照祂的形象,最榮耀地造了我們,我們是祂整個宇宙中的傑作,是我們自己墮落了、失落了。
(路加福音)第十五章,第二個比喻,主說到聖靈像婦人一樣尋找,仔細的找。我很寶貴,這三個比喻都是父、子、聖靈開party,要其他人一起快樂,否則大家就真是太麻木,沒有反應。得救是太大的事,因為救恩太大,聖經說:「這麼大的救恩」(來二3),而且我們不至滅亡──那永遠的沉淪,墨黑的幽暗,不歸路。但寶貴有個轉機,祂為我們來了,完成完美的救恩,祂尋找、拯救我們。
路加福音第十九章10節:「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十九10)祂救了你和我。不是我們尋找祂,是祂尋找我們,絕對是!我們不曉得尋找祂。我尋求真理,不是尋求祂,但祂就是真理的源頭,祂找到我,我也得著真理。然而,真理不單是理論那麼簡單,也不是一些事實那麼簡單,我們得著這位源頭,是一位Person,是活生生的。祂不單有真理,也有恩典、有愛,多寶貴!這位真理,同時充滿愛,同時是光,而且在我一生中,祂教導我。祂住在我心中,祂是光,不單光照那麼簡單,祂進到我心裡,在我心裡不斷開我眼睛,而且不斷向我說話,直到今天。
理當歡喜快樂!這是兒子,我這個兒子失而又得,死而復活,快樂嗎?如果有父母親離開世界,突然復活了,嘩!是否很快樂呢?正如門徒見到主的時候,喜樂得不敢相信。你看,阿爸見到我們──根本我們的死,比物質的死更慘!因為我們的心靈,因犯罪敗壞得很厲害,卻死而復活!而且我們的心不會再死,得永生,天天都敬拜祂、親近祂,與祂擁抱,與祂情愛交流。這家出現了!永遠都沒有能摧毀這家的,就算有海邊的沙那麼多的魔鬼都不行。皇家出現了!王子出現了!主的佳偶出現了!
阿爸真的太好,不單要我們做祂的後嗣,與基督同作後嗣,也將我們賜給祂的愛子,所以我每天都這樣說,阿爸,祢將無限幸福,就是祂自己;再加上無限幸福,就是主自己;再加上無限幸福,就是聖靈;再加上無限幸福,就是神的家;將這些無限幸福給我們,是因父差祂的愛子來,成就完美的救恩。很寶貴主來了,祂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十四6)
弟兄姊妹,我們在這時代很幸福!聖經講得很清楚,亞伯拉罕是神的朋友;以諾與神同行;大衛是合神心意的人,但我告訴你,都不及現在的你和我,因為主來了,帶來一個新的時代。大衛寫那麼多詩,他雖然是合神心意的人,他幾時有詩寫下叫阿爸呢?他說:「耶和華是我的牧者」,當然很美麗,但你發現不到他說阿爸。要等到聖靈來,才使我們呼叫阿爸;也要等主來到地上,指示父的名,這真的太寶貴!你羨慕亞伯拉罕、大衛、以諾,但現在我們親近神,我們的心應該更加坦然無懼,這是他們未有的,主帶來新的時代!
我們讀希伯來書第九章8節,這是舊約的時候,你看看情況怎樣:「聖靈用此指明,頭一層帳幕仍存的時候,進入至聖所的路還未顯明。那頭一層帳幕作現今的一個表樣,所獻的禮物和祭物,就著良心說,都不能叫禮拜的人得以完全。」(來九8-9)
第十章:「律法既是將來美事的影兒,不是本物的真像,總不能藉著每年常獻一樣的祭物叫那近前來的人得以完全(雖然他們近前來,親近神,但都不及現在)。若不然,獻祭的事豈不早已止住了嗎?因為禮拜的人,良心既被潔淨,就不再覺得有罪了。」(來十1-2)他們不能夠經歷到這件事,但主來了,完全不同了。那時仍有幔子,進入至聖所那條路還未顯明,但主死的時候,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嘩!神很歡喜,可以說神將它撕開了。
第19節:「弟兄們,我們既因耶穌的血(神兒子的血)得以坦然(就是這個目的,有些譯為boldness)進入至聖所(這是以前沒有的),是藉著祂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從幔子經過,這幔子就是祂的身體(當時有幔子,主的身體為我們裂開,為我們死,幔子就裂開了)。又有一位大祭司(當時未有,現在有了)治理神的家,並我們心中天良的虧欠(剛剛講到良心的問題,但這裡不同了)已經灑去,身體用清水洗淨了,就當存著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來到神面前。」(來十19-22)這是以前未有的,所以我們要看見阿爸的愛,我們是被歡迎的。大衛當時已經很寶貴,他說:神用愛來歡迎我。但仍不及現在。
你讀希伯來書第四章後面,以前未有這些,未有坦然無懼這件事。「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來四16)實在連當時的大祭司都沒有這點,我不怕告訴你,是這個時代才有的。這個時代太蒙福了,因為主為我們死,以及幔子裂開了,我們可以坦然無懼進入至聖所裡。
再讀以弗所書第三章12節:「我們因信耶穌,就在祂裡面放膽無懼,篤信不疑地來到神面前。」(弗三12)
大家很熟悉羅馬書第八章,講到:我們所受的,不是奴僕的心(所以以前沒有這件事,他們仍有奴僕的心)……乃是兒子的心,所以我們呼叫:『阿爸!父!』」(羅八15)聖靈來,使我們呼叫阿爸父,這是以前未有的。太寶貴,我們的心可以很坦然,沒有任何懼怕。不是說我們不敬畏神,因為祂是我們的阿爸,就是因親情,坦然無懼,不用怯,我們要看見祂的愛,我們每次想到阿爸時,我們應該看到祂的愛。
很多聖經內容根本說到祂,不過你讀的時候,因為「神」這字,同時講到父子聖靈;但有很多,你看上下文,是在說父,到處都是,所以有時你會miss(錯過)了,沒有特別注意父方面,就變成籠統。「耶和華」這字,有時講到父,有時講到主,因為意思是自有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