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得著我們多快樂,主就是好牧人,尋找失去的羊,就是你和我。你讀路加福音第十五章5節:「找著了(很歡喜找到了),就歡歡喜喜的扛在肩上,回到家裡(主負責我們一生,帶我們回到祂為我們預備的甜美家、天家裡。第6節),就請朋友鄰舍來,對他們說:『我失去的羊已經找著了(找到了,很快樂),你們和我一同歡喜吧!』」(路十五5-6)
祂快樂到一個地步——有時太快樂,你想要人了解你的快樂,與你分享快樂,你才會更快樂,否則你的喜樂未夠滿足。如果你是世界冠軍,不要說世界冠軍,就算在香港,你跑馬拉松得第一名,你都很開心,你想要你所愛的人都知道,我相信你很難不告訴爸爸媽媽或好朋友,對嗎?很寶貴神造人,是按著祂的形象造,有些地方很相似,神本身就是如此,祂快樂到——嘩!要其他人與祂一起快樂,這是正常的。聖經也叫我們:「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羅十二15)與喜樂的人同樂,這沒問題;與哀哭的人同哭,這也很好,因為有種所謂同理心。但有一件事,我多加一句,是什麼呢?你與他同哭,你不是憂憂愁愁,沒精打采,很痛苦,沒有盼望,不是的。你有同理心,體會一切,你進入他的需要裡,但同時,你應該帶給他盼望。與他同哭,但不止於此,你要帶給他盼望,使他哀哭變為跳舞,因著主出離心靈的幽谷。一方面你與他同哭,但同時你是晨光,帶給他盼望。而不是你一起低沉,他哀哭,你亦哀哭,大家都沒精打采,只覺得痛苦!很寶貴這位神,使我們經過流淚谷,這谷可以變為泉源之地,我們在受苦之地能夠昌盛。祂使人哀哭變為跳舞,脫去麻衣,披上喜樂,祂是賜盼望的神。
神的愛子來到地上,很進入我們的需要裡,祂常經憂患——在世上,每個人都經歷過痛苦,但主來地上,常經憂患,多受痛苦,親身體會我們的需要。祂本來全知,不需要體會祂都知道,但你感受很大安慰,因為祂親身經歷更厲害的事。祂給我們盼望,祂很同情我們,很有同理心,比身同感受更厲害。我們與阿爸已是生命相連,息息相關,與主也是這樣,主是頭,我們是身體,我們是祂身上的肢體,我的喜樂就是祂的喜樂,祂很感受我們的需要,祂也很關心。太寶貴,我們有這一位主,難以想像我們有一位十分寶貴的神,而祂是創造一切的,我們是祂的愛夢,太寶貴,我們是祂的最愛,我們有這位那麼寶貴、那麼寶貴的神!
我們多年在「染缸」裡,已經被「洗腦」,我們要被神的話清洗,清除關於神錯誤的思想。很多人都有錯誤思想,以色列人說:神離棄了我;主忘記了我。神說什麼?「婦人焉能忘記他吃奶的嬰孩……即或有忘記的,我卻不忘記你。看哪,我將你銘刻在我掌上。」(賽四九15-16)人所想的,與神的實際是怎樣的?那真相完全不同,差距太大!以色列人說主忘記了我,神離棄了我,但神說什麼?祂不單不會忘記,祂甚至比媽媽更厲害,因為媽媽不會忘記吃奶的嬰孩,神說:即使有,我也不會。所以差距太大!他們說神忘記了他們,但神說:我將你銘刻在我掌上。不單在手掌上,且是銘刻手掌上,時常在眼前:「你的牆垣常在我眼前」,差距太厲害,他們這樣想,根本是誤會神。
不單以賽亞書第四十九章是如此,很寶貴聖經很直接說出來,就算很愛神的人,都曾經有這些錯誤思想。摩西竟然求死,他兩次四十晝夜在山上,經歷神到一個地步,甚至面皮發光,但竟然求死,因為所遇之事令他太難承受,那群以色列人太難處理,以致他向神求死,我們都可能會落到這樣的心思裡。摩西、以利亞這兩人都很榮耀,主變像時,他們兩個都顯現。以利亞與神很近,是很愛神的人,竟然都求死,他覺得自己不勝於列祖,他求神取他的性命。連與神很近的人,都有可能這樣想,因為魔鬼很厲害,將那麼低沉的意念注入心思裡。
耶利米是先知,這位先知很寶貴,為人受了許多苦,但他都覺得神是否待他有詭詐。他這樣思想,因為他所遇到的令他太痛苦。魔鬼很喜歡趁著你遇到難處時,落井下石。他還抹黑神:如果神愛你,祂怎會這樣待你?但我想問你一個問題,神愛不愛祂的愛子主耶穌?為什麼祂會釘十字架,被人捉拿和鞭打,被人譏誚呢?事實上,神要祂得榮耀,又將我們賜給祂愛子,而且將來祂前面的喜樂大得很厲害,一直使全宇宙無數人愛神,有無盡的喜樂,直到永恆,不斷加增,樂上加樂,不斷前進!
連獻香膏的馬利亞以及馬大,都覺得:主早在這裡就好了,我的兄弟不用死。約拿一樣想求死,甚至向神發怒。所以人都會誤解神,魔鬼絕對想你這樣,正如始祖一樣,就是亞當和夏娃。所以,我們越深認識神就越不容易搖動,神對你和我的愛很大,祂有時容讓我們經過許多難處,帶給你和別人很大祝福。
你看見連與神很近的,例如摩西、以利亞、約拿等先知,都誤會神,耶利米覺得神待他是否有詭詐呢?都會有這樣的意念,但神很好,祂沒有說:你有沒有弄錯?這樣去想我!神很溫柔地向耶利米說話,這樣去恢復耶利米。從耶利米哀歌,我們看見耶利米中了計,思想痛苦的事,但後來他思想神的愛與憐憫,他就不同了。
提及這些,是要你看見魔鬼想攪擾你,所以我們要保守心思,但記得一件事,我們不單保守心思,我們的心思還要提升,心意更新而變化,使你這人變化。你變化不是靠外面的事、規條等,而是心思和心改變。你的心要改變,首先你的心思要改變,因為心思能體會真相。我們要更看明白阿爸與主本身是怎樣的,以及祂對我們的心,對我們的愛,和怎樣想到我們;以及想到我們的愛念,何其寶貴,且多得很厲害,超過我們所想的。